共话数智化时代下的新职业教育发展,年会新职教版块系列活动圆满举办!
西浦职向未来
2023年5月18日至21日,第八届教育创新年会暨第十届慧湖教育国际化论坛在西交利物浦大学隆重开幕。
本届年会融合主旨论坛、平行主题论坛与工作坊、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等丰富活动形式,探讨“数智化时代人的成长”,并通过教育与产业及社会各界的对话,共论“教育与社会的共演”。
5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产业界等领域的同仁与友人共聚西浦参与了会议主旨论坛;开幕首日便吸引了60000余名线上参与者通过视频号、CCTalk、蔻享学术、微赞等直播平台同步加入了讨论和互动。
为助力院校培养面向未来的技能人才,探索新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和路径,本届年会围绕新职业教育领域开设了系列丰富多彩的版块与活动。
本文将带您生动回顾第八届教育创新年会新职业教育主题论坛、工作坊等精彩环节!
新职业教育主题论坛
变与不变: 新职业教育视域下的
人机协同与职普融通
年会组委会邀请院校专家学者、产业界代表共同基于“变与不变: 新职业教育视域下的人机协同与职普融通”主题,围绕“高职院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产教融合的理念引领”“教育专业的引领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技术发展”等多个新职业教育推进落实中的重点难点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互动。
基金会、学校、企业三方联动,助力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质量提升
蔡崇信公益基金会职业教育项目负责人刘言
蔡崇信公益基金会职业教育项目负责人刘言以公益基金助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视角带来了分享。
蔡崇信公益基金会
职业教育项目负责人刘言
刘言从社会舆论、县域经济以及学校教学等多方面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的中职教育面临的诸类挑战,并结合蔡崇信公益基金会的实践经验一一对挑战做出了回应和解读。
刘言还详细介绍了蔡崇信公益基金会在教育品牌专业共建项目、组织机制等方面做出的创新与尝试,如助力学校建立特色品牌专业,根据学校情况协助专业制定和教学水平技能发展,助力学生参与省市县技能大赛,提供合适实习就业机会推荐等。
他表示,中职教育新阶段虽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迎来了丰富的机遇。蔡崇信公益基金会期待与更多教育主体和利益相关方合作,推进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的发展和突破。
高校教育专业的引领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技术发展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骆敏舟博士
骆敏舟博士线上展开了专题分享,他基于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实践与探索,结合产教融合具体工作中的经验和优秀案例,为参会者们深入解读了“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
骆敏舟博士表示,院校和企业在产教工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通过适当的评价机制来明确其责任和成效,同时应分析调研各类品牌特色专业,并通过国家政策走向、当地产业布局和需求等方面指导相关专业的设置,并充分运用好人才信息,以实现更好的匹配和引导。
骆敏舟博士还以襄阳数字工业园开发的机器制造机制法为例,向参会者展示了集成智能机器人物资技术的应用和对实现多功能场景协作集成、智能集成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要加强基层工程专业的教学和建设、推进基层行业标准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开发、提高技工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多措并举实现特色产业布局与特色专业的融合。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骆敏舟博士线上分享中
基于产教融合的工作坊运行体系建设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刘子坚副教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刘子坚副教授结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历程与实际案例,围绕“基于产教融合的工作坊运行体系建设”的主题分享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和发展。
刘子坚副教授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产教融合发展中逐渐建成3000平方米的省级师生创客空间为例详细阐述了构建工作坊运行模式、引企入校、推进政校企合作等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思路,指出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是“上接行业领军企业,下接区域头部企业,夯实一体化,破题实体化”。
他还指出,要从研究的角度考虑人才培养,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助理工程师,继而形成优秀的团队。他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阐述了“老师一学长一学弟”的师徒结对式项目团队,“导师+项目+团队”的多元共同体,以及“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供应商”的联合项目开发团队;并用体验项目、模拟项目、模仿项目、融合项目这四个阶段生动诠释和总结了产教融合的实践过程。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刘子坚副教授
以学情调查助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及办学质量提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
史静寰教授首先为参会者们阐述和解读了党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新提法,并深入分享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阶段的新特征。她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在普及化阶段发展迅速并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研究,职业教育的也有了新的发展定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史静寰教授指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转型优化和内涵式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迁。教育者要从就业现状反观教育、重视学情,因为“学情既是学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她还强调,学情研究需要具有教育理论前沿性、国家政策敏感性和丰富的结构化指标等特点,方能适应不同部门的需求和实践。在职业院校中,需要重视学生的需求和成长,充分关注其职业素养和学习满意度;教师则应更加注重自身的角色和责任,通过订单式培训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以学为本”和“以业为基”相结合,促进院校与社会的融合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
德国职业教育“塑造未来卓越计划”对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坚博士
徐坚博士线上分享中,基于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充分研究,总结了德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老龄化、经济困境、教育吸引力下降等诸多挑战和背景,指出“德国卓越倡议”正是为了为了解决职业教育和培训面临的各种挑战而提出,并为参会者们介绍和解读了该倡议的行动方向和核心内涵。
徐坚博士表示,塑造未来卓越计划的目的,是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职业启蒙网站、数字化教学工具和学习场所,并推动面向数字化技能的资格认证改革。他通过“人工智能专业作为附加职业资格证书”“探索为职业教育和企业提供个性化数字课程”这两个典型案例,对该项目进行了深刻解读,并阐述了其中的可供中国职业教育创发发展参考和借鉴之处。他强调,创新探索并不是抛弃原有的传统职业教育学习模式,而是需与现有模式相融合,方能形成科学、有效、前沿的新模式。
新职教主题论坛现场图
系列工作坊
新职业教育视域下的人机协同与普职融通
会议以“新职业教育视域下的人机协同与普职融通”为主线,开设了三大主题的系列工作坊,围绕新职业教育理念推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历程与课程意义、国际化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等主题展开探讨。
工作坊A:
以新职业教育理念推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新职业教育中心主任陈健助理教授
陈健主任从西浦独特的定位与战略出发,分享了西浦新职业教育中心在职业教育新模式探索中的前沿理念和丰富尝试。“西浦发挥着催化剂和粘合剂的作用”,陈健表示:“西浦提出的‘新职业教育’理念,正是通过践行‘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探路者’使命,在研究、探索和实践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的过程中的成果。”陈健表示,西浦将持续通过实地考察、组织论坛、打造新职业教育改革合作组织(NPEC)等方式,逐步形成新职业教育的系统路径,深化新职业教育之“新”。
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
新职教中心主任陈健助理教授
陈健主任指出,跨国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地方性区域性问题解决能力、项目批判性分析能力,在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需要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做到宣扬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全球倡议。他还为参会者们组织了一场交互游戏,通过参与者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触发的如“转型升级”“体面就业”等关键词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次引发了参与者们对“教育可持续发展”“认知进阶”等问题、现状的热烈讨论和反思,收获了丰富的感受反馈。
工作坊B:
职业教育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历程与课程意义
——基于百年职校素养目标2.0
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课程总监、咨询顾问陶潜
“素养模型作为教学工具,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可以充分利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来自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的陶潜为参会者们阐述了百年职校素养模型的建设的初心与搭建过程,探讨了素养模型的特点与结构意义,并生动阐述了“培养一个属于自己的素养模型”的价值和意义。
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课程总监、咨询顾问陶潜
陶潜还与参会者们分享了学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诸类问题,并由此与现场参会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互动,并用百年职校的素养模型落地的真实案例帮助参会者们理解了素养模型在实践应用中的要义和技巧,以及将百年素养模型落实到院校课程中的方法。他表示,教师层面应学会充分利用素养模型,不仅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质量,更让使学生对相关行业的社会价值、发展前景、运作结构与规则有清晰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实现更多元和充分的成长。
工作坊C:
国际化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
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育研究系李娜副教授
李娜副教授用自主设计的一款以布鲁姆教学目标为依托的鱼骨图混合式课程设计内容,引导参会者们深入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并详细讲解了将教学内容置于七大教学目标基础下的教学法和数字技术应用。
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育研究系数字化教育专业副主任李娜副教授
对于“什么是混合式教学”,李娜副教授以与“文心一言”智能语音模型的提问和互动为例,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多种模式。她表示,教师可以自主选择不同专业学科教学方式的混合,例如游戏式混合教学法教思想品德课,利用人工智能教英语等,让参会者对混合式教学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为了助力参与老师们理解和践行研究导向型教学设计,李娜副教授引导现场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和练习鱼骨图课程设计并展开讨论与共创,最终成功由参与老师们应用到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等课程的设计中。现场参与者们纷纷表示鱼骨分析法非常具有西浦创新和研究导向的特色,能够对课程设计起到捋清思路、建构体系的有效帮助,并协助自己将每周的教案和实际教学更好地搭建桥梁,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对其展开思考和运用。
在丰富精彩的各活动后,第八届教育创新年会的新职业教育版块宣告圆满结束。
几天中,创新教育年会作为交流的平台,汇聚了各方的智慧、经验和观点,聚焦数智时代新职业教育的诸多焦点问题,嘉宾与参会者们进行了观点碰撞和深入探讨,为新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启发、新思路和新理念。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在教育创新年会之外,西浦ILEAD也将持续为新职业教育从业者、关注者们带更多如教育创新年会般的“平台”,进而激发出更多面向未来的教育火苗,共同点亮新职业教育的未来!
年会重磅开幕致辞、主旨演讲部分精彩内容欢迎点击蓝字查看!识别下方二维码,全程回看主旨演讲!
欢迎加入西浦新职业教育社群
欢迎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西浦新职业教育社群,本交流群是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职业教育部发起的职业教育发展社群。社群旨在将职业教育从业者及对职业教育感兴趣的工作者们汇聚在一起,打破空间限制,搭建一个属于每个人的学习交流平台,一起探索数智化时代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或微信搜索XJTLUILEAD添加艾力小助手的微信,注明“加入新职业教育社群”,艾力小助手将邀您进入群。
记者:王诗扬、沈冰怡、耿凡丁
新媒体:田若颐
监制:任毅涵
▼戳阅读原文,